图片名称

03

2023

-

03

农村厕所改造 不能中看不中用


   最近,央视财经频道《经济半小时》报道,在河南省永城市部分农村,“厕所革命”工程已经完成改造的厕所不好用、不能用,一些厕所长期闲置,成了村里的“摆设”。

    20世纪80年代,中国拉开“厕所革命”的序幕,2017年5月,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《厕所革命推进报告》透露,农村80%的传染病是由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,其中与粪便有关的传染病达30多种,最常见的有痢疾、霍乱、肝炎、感染性腹泻等。所以,推进“厕所革命”是建设健康中国、健康农村,提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品质的需要,让农民告别“一个土坑两块砖,三尺土墙围四边;冬天如厕冻屁股,夏天蝇蚊挥不去”的尴尬。

      然而,部分农村的“厕所革命”被搞成了形式主义。据新华社报道,今年1月,某市农村部分地方的改造厕所存在设计缺陷大、工程质量差、后续保障弱等多方面问题,近五年来,有一批改造厕所被村民用作堆放杂物等或彻底弃用,造成资源浪费,被称为形式主义“标本”。

     从媒体报道看,有的地方表示“缺钱”,地方财力捉襟见肘。财政缺钱或许只是托辞,只要挤一挤,以民生优先总还是有的。据央视网报道,为解决好农村厕所问题,2018年国家制定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》,2019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70亿元,用于农村“厕所革命”,2020年又先后投入近100亿元加大农村“厕所革命”力度。这些钱到了地方真正全部用于改造厕所了吗?

      部分农村的厕所改造之所以被搞成摆设,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思想上不重视,行动流于形式,或单纯追求数量,不讲求实用性;甚至于在决策时就不科学,在设计时就存在缺陷,上马施工时稀里糊涂,后续保障也就更无动力。

    小康不小康,厕所算一桩。在厕所改造方案规划、工程立项阶段,必须要求走村入户调研、倾听农民意见,形成科学决策;多渠道筹集、充分保障改厕资金,尽量让农民少花钱、不花钱。在施工阶段,必须配套严格的监管和督促机制,把工程质量落到实处,严防腐败和作风问题。每个新厕都要验收,别只听汇报、看台账,还要普遍查实情、听民意,严肃处理弄虚作假、浪费资金者。

来源:北京青年报